
技術服務
結構整體抗震加固的重要性和做法
結構整體抗震分析的重要性-防止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轉移
抗震加固遠比抗震設計涉及的問題多而復雜,若僅對某薄弱構件加固,則有可能使得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轉移而帶來新的隱患。
在對已有的建筑物進行抗震加固時,首先應找出結構及構件的不安全部位,不能只從加強局部構件考慮,而應從加強整體結構的抗震能力的高度出發(fā),對加固后的結構應按新的計算簡圖進行強度和變形分析,防止薄弱部位轉移,因此,對于抗震加固應從結構整體出發(fā),注意以下幾點:
1.對待加固結構需首先了解原結構設計及現(xiàn)場歷史條件、結構現(xiàn)狀,注意對加固前及加固后的整體結構進行抗震分析,以掌握加固后是否在承載力與剛度方面均有提高。
2.針對結構的薄弱問題采用不同的加固方法,通常有三大類:提高承載力、提高剛度和延性、同時提高承載力和剛度。
3.進行抗震加固時,防止出現(xiàn)沿高度層間剛度不均勻變化,過分的局部加固可以造成薄弱層的轉移,加大震害。
4.如果加固后改變了原有結構的受力體系,必須對原結構構件進行詳細分析,以保證其在新體系中有足夠的抗震能力。

結構整體抗震加固的基本方法
抗震加固不僅是對局部構件、局部連接和局部缺陷的修補,還要從整體結構出發(fā)進行分析。根據(jù)整個結構在加固后達到的效果可分為提高承載力、提高剛度和延性、同時提高承載力和變形能力三大類:
1.提高承載力的抗震加固
對于水平地震作用,若為僅提高受剪承載力而不計對變形能力的影響,可采用外包鋼,增大混凝土截面或增設抗震墻等方法。
2.提高變形能力的抗震加固
提高變形能力在理論上包括兩個方面:一是增大抵抗彈性變形的剛度,從而減小彈性變形,也稱為間接法;二是提高抵抗彈塑性變形能力的延性,防止房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倒塌,也稱為直接法。
直接法:對于框架來說,要提高延性,常用的辦法是利用約束混凝土的概念,方法有外包鋼、螺旋形鋼箍、粘貼纖維復合材料、繞絲加固等。
間接法:可采用增設支點、增設鋼斜撐等加固方法。
3.同時提高承載力及變形能力的抗震加固方法
一般采用綜合加固方法達到同時提高承載力和變形能力的效果。

- 上一篇:如何有效避免粘鋼加固空鼓,得從源頭開始把控!
- 下一篇:家里的美縫劑變色是怎么回事?